首页

黑冰女王踩踏专区

时间:2025-05-22 23:27:40 作者:武汉发布暴雨临灾警报 主要泵站正抓紧抽排积水 浏览量:42328

  中新网杭州9月18日电 (王题题 鲍圣慧)9月18日,记者从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获悉,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标志性项目之一,杭州大城北核心区的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已顺利完工。

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谢村段的鸟瞰图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据悉,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位于杭州大城北核心区,沿线主要由京杭大运河、电厂河、杭钢河、宣杭铁路防护绿带、支流水系及新开挖河道等两岸滨水公共空间构成。项目沿岸全长约23公里,景观绿化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,绿化带宽度约15-170米,河道宽度约40-120米。

  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绿地优势,规划建设漫步道、跑步道、自行车道,实现三道贯通,并设置多处健身及运动广场,以此完善大城北区域的体育服务设施,充分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运动需求。

  记者了解到,此次完工的项目主要包括大运河东岸景观带(石祥路-电厂河)、杭钢河景观带(东段、西段)及电厂河景观带(东段、西段),景观绿化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,新建、贯通绿道约12公里,并实现了运河绿道从石祥路至电厂河的全线贯通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该项目在保留工业遗存的基础上,激发区域新活力,推动其蝶变新生。

  比如谢村码头。据悉,谢村码头曾经是杭州最大的渣土和泥浆处理码头,为杭州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,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噪音、尘土等问题。

改造后的谢村码头鸟瞰图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如今,改造后的谢村码头,可谓焕然一新。公园主入口广场,保留了龙门吊和吊机等工业物件,活化为标识性的景观构筑物,黄色、红色的“巨型物件”放置在广场突出的位置,成为一道亮丽的工业记忆风景;原来的泥浆池和沉淀池则被改造成下沉广场,形成别具工业趣味的活动空间;河边清新自然的花境、小品随处可见,郁郁葱葱的花草伴随生生不息的运河水,让人随之心旷神怡。

  又如杭钢河康贤路-吴家角港段两岸。这里也充分融合了工业印记,设置了休闲廊架、创意构筑盒子及休闲驿站等,林荫漫步道穿梭其间,可以满足市民游客的休憩、观光、运动以及水陆交通换乘等需求,同时改造出80米宽的河道水域,可举办赛艇、皮划艇等专业赛事、培训等水上运动……

杭钢河康贤路-吴家角港段风景阳台。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 供图

  杭州市商旅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说,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群的顺利完工,既有效实践了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也大大完善了大城北区域的滨水空间配套建设,在保护、传承、利用大运河工业文化的基础上,将原来的“工业锈带”变身为百姓喜闻乐见的“生活秀带”。(完)

【编辑:苏亦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世纪舞者”马拉霍夫受聘北舞芭蕾系主任

“当前,法院系统执行‘三个规定’的总体形势持续向好,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‘一把手’及班子成员填报信息21.32万条,员额法官填报信息58.23万条,两项合计占填报总数的41.04%,发挥‘头雁效应’示范带动法院系统基本实现‘三个规定’填报全覆盖。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高波在会上说。

米尔班·艾依提:盛开在列车上“最美的石榴花”

据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魏斌介绍,2023年,该市聚焦工业经济头号工程,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,在全国、全省率先启动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工作,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。“济南累计建设5G基站4.7万处,居山东省首位,‘星火·链网’超级节点完成主体能力建设,全市算力规模达到1900P。”

外交部:对于中韩关系 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

香港市民现在看到英国的骚乱以及英国政府对骚乱的强硬立场,自然会作出对比:英国政府为什么将自己国家的骚乱视为心腹大患,急于应对,但是当年对发生在香港的骚乱,却选择支持暴徒的立场呢?为什么英国在维护自身社会稳定时毫不手软,却希望香港越乱越好呢?显然,这是英国政府和舆论一贯持有的“双重标准”。如果说,当时香港还有一些民众受蒙蔽,还看不清“黑暴”的真面目及其背后英美势力的险恶用心,如今他们已经认识到,唐宁街其实心知肚明,社会稳定、治安良好、民众安居乐业,是一国或者地区健康发展的基础。然而,它却基于根深蒂固的殖民思维和“教师爷”心态对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横加干涉,“双标”作为暴露无遗。

湖北荆门低空经济“高飞”:“飞起来玩”叫响全国

“神是书法的一种连贯性,气是重要的审美特征和评价书法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。”但在五者之中,毕罗更注重“骨”,“在神、气之前,要先打好处理图形、掌握造型、几何学布局规律的基础”。

【澜湄印象】剪纸不止在中国!泰国缅甸留学生讲述东南亚剪纸故事

10月3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,2024年10月2日(国庆节假期第2日)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366.8万人次,环比下降14.4%,比2023年同期增长4.1%,比2019年同期增长15%。其中: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